知书识礼
![知书识礼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8373.png)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有文化,懂礼貌。
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1回:“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,然而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这句俗话,是从小儿听到大的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卓文君》第三幕:“文君,你是知书识礼的人,我万不想出你,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!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shū shí lǐ
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
繁体知書識禮
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。
近义词知书达礼、知书通礼、知书明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轻歌曼舞(意思解释)
- 扬眉吐气(意思解释)
- 逴俗绝物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同病相怜(意思解释)
- 不二法门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鬼烂神焦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释)
- 以弱制强(意思解释)
- 前脚后脚(意思解释)
- 祖传秘方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- 饿殍遍野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- 一弹指顷(意思解释)
- 广开言路(意思解释)
※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、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本正经 |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 |
心灰意懒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丧失信心;不图进取。灰:消沉;懒:懈怠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 |
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奇才异能 | 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同心合力 |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