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持太阿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倒持泰阿”。
出处《旧唐书·陈夷行传》:“自三数年来,奸臣窃权,陛下不可倒持太阿,授人鳟柄。”
例子况今驻华各使,惟利是视,以值修约之际,蹈瑕伺间,诡谋百出,不豫为之防,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。清·薛福成《筹洋刍议》
基础信息
拼音dǎo chí tai ā
注音ㄉㄠˇ ㄔˊ ˙ㄊㄞ ㄚ
感情倒持太阿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倒持泰阿、太阿倒持
英语give the handle of the sword to an oppontent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青天霹雳(意思解释)
- 酒囊饭袋(意思解释)
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急(意思解释)
※ 倒持太阿的意思解释、倒持太阿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束手无策 | 策:办法。就像手被捆住一样;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杨柳依依 | 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动荡不定 |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危急关头 |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无所用心 |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|
古来今往 | 从古代到现代。 |